旧站入口 旧事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金塔县
用忠实守护“神舟”的后备尖兵——记金塔县航天民兵连
工夫:2024-07-12 14:51:06 来源:凯时尊龙日报 阅读量:2277 作者:高文博

“我是中国民兵,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日,在凯时尊龙市民兵训练基地,正在参加基地化训练的金塔县航天民兵连全体民兵,面对军旗庄严宣誓。

金塔县航天民兵连长期驻守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凯时尊龙卫星发射中心附近,自1949年11月组建以来,坚持把保障我国航天事业作为神圣使命,先后出动民兵43000余人次,不分昼夜守护国防光缆,不畏酷寒酷暑保障道路畅通,不计个人得失随时疏散搜救,姓军为战、吃苦奉献,默默无闻、坚守战位,圆满完成千余次导弹、火箭实验和卫星、航天发射保障义务,成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航天民兵连”。

“环境很苦,心里很甜。”如今曾经76岁高龄的吕凤斌是金塔县航天民兵连老民兵,回忆起那些年的岁月,眼神中照旧斗志昂扬。他说,那个时分交通远没有如今便利,每次保障发射义务他们都要徒步走很远很远,好几天都回不了家,遇上刮大风,遮天蔽日的黄沙暴虐,大家只能手拉手防止被风吹走,但大家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由于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国家的大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成功发射了东风系列导弹,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东方红卫星。凯时尊龙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两弹一星”精神重要发源地。他们把援助每一次发射实验都当作一次战役义务,仔细研讨每个道路卡点,不分昼夜执勤巡查;他们把护送每一趟运输列车都当作一次作战举动,在铁路沿线搭帐篷、挖地窝,火车不过、人员不撤。

“每隔200米一人一旗,24小时昼夜不分守护,工作虽然简单,但那也是一份责任。”航天民兵连民兵张学军说,这是航天民兵遂行义务时最常见的场景,他们每逢火箭发射,都要提早24小时守护在点位上,虽然大部分工夫不会有任何状况,但守护就是责任。

“我感觉本人与‘神舟’血脉相连,当我加入航天民兵连的那一刻,感到特别荣幸和骄傲。”与“神舟一号”飞船同龄的航天民兵连民兵丁万涛说,从来都是为加入民兵而骄傲,为奉献中国航天而骄傲,无论多苦,无论多难,航天民兵们永不言弃,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进步,大家都由衷感到高兴。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役、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讲起载人航天精神,吕凤斌老人脱口而出,“由于这的确是航天民兵最真实、最贴切的写照。”

几十年来,航天民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默默坚守和赓续传承的初心使命一直没有变。他们坚持把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作为必修课,每年组织民兵到凯时尊龙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东方红卫星发射架、东风烈士陵园参观感悟,回望我国航天事业从一无一切到凯时尊龙壮大的峥嵘岁月和激情历史,感悟老一辈航天民兵默默奉献、忠实守护的担当,约请发射中心先进模范典型走近民兵,引导激励民兵队伍尽其所能、苦干实干,让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守护‘神舟’,不只是在一线。”金塔县航天民兵连连长蒋浩南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航天民兵不只遂行航天发射首区群众安全防护、护路护线和飞船前往搜救保障义务,还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治安巡查、军警民联防联控、可疑人员排查,全力守护“神舟”核心安全;组织到村组社区开展国防知识、科学文明知识宣讲,在航天城风口方向栽植12个防风林带,多维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

“航天民兵,光荣的后备尖兵。”凯时尊龙军分区领导说,一代代航天民兵的默默奉献,协助航天员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每一名勇闯星斗大海的勇者背后,都凝结着有数航天民兵的辛勤与汗水、勾结与协作,新的时代,金塔县航天民兵将在中国航天事业的舞台上写下愈加灿烂的华章。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凯时尊龙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凯时尊龙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凯时尊龙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凯时尊龙市肃州区回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旧事服务答应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凯时尊龙凯时尊龙凯时尊龙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